不评价别人的生活,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,毕竟你有你的人生要过,别人也有别人的日子要走。 ​
所谓有修养,就是不评价别人的生活

-01上学

读书时候,班上总有这样的同学:学习特别用功,成绩却总是平平。

比如我们班就是方仪,她是那种很刻苦的女孩子,上课的时候,她总是很认真地听课;我们下课在玩耍的时候,她还是在做题。

我们所有人自习结束去食堂买夜宵,她非得捱到值班老师来叫她了,她才走;我们所有人熄灯睡觉的时候,她还是照着手电筒,在被窝里读书。

可是所有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知道,很多时候,我们努力学习,只会比不努力的自己好一点,但未必比其他不努力的同学优秀。

于是,总有那么一些人在背后说:“你看看她,如果我是她,才不想那么认真,永远是中游水平,一点指望都没有,可真笨啊。”

当然一些好学生也很漠然,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优越感,讽刺地说:“不是所有认真都可以有成绩的,还是得靠先天。”

方仪也不在乎。我不算她的好朋友,算是关系还可以的同学,听到有人说方仪,内心也会有点悲凉和愤怒。

悲凉是方仪这么努力却始终没有得到她所得到的好成绩。

愤怒大概是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,最大的讽刺,就是被人说是那个不聪明的孩子,而这一切,大概也真的与人无关吧。

方仪后来发过一次飚,是因为一个男生得意洋洋地跑到她面前,说:“你看努力也没用,还不是不及格,还不是和不努力的我一样。”

那一次物理很难吧,很多人都挂科了,包括方仪。突然方仪站起来,她很平静地站在那个男生面前:“我努力学习是得罪你了吗?你有什么资格评论别人?我今天是挂科了,但我就是喜欢努力,我觉得问心无愧。”

方仪说得很有底气,若干年后,她成了一个大单位资深的HR,专业培训员工,她从不看不起任何一个人。

她说:“我对每一个认真的员工都保有最深的敬意,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绝对的尊重。”

“那年的事,其实对我改变挺大的,一直到现在,工作之外,我都不会去随便评价任何一个人的生活,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定义。”

一个人最大的恶意,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,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,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。

-02火车

我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很有共鸣的小故事:

一个24岁的男孩望向火车窗外叫道:“爸爸,看,树在往后退!”

父亲微笑,一对年轻夫妇坐在一旁,面带同情地看着这位24岁少年的幼稚行为。

少年突然又叫起来:“爸爸,看,云在和我们一起跑呢!”

夫妇忍不住对这位中年男子说道:“为什么不带你儿子去看个好点儿的医生?”

男子笑道:“看了,我们刚从医院回来,我儿子从出生就看不见,今天他刚获得新眼睛。”

夫妇俩羞愧的低下了头。

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,在你了解他们之前,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随便去评价别人的生活,真相可能让你惊讶。

-03评论

而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瞎评论区,就是微信朋友圈。通过发的一条动态,有的人根本不了解真相就恶语相加于他人。

比如朋友圈发了堆化妆品的照片,评论里就有人说话酸溜溜:“呦,你口红可真多。这么多口红不少钱吧?可真有钱。都是男朋友送的吧,是不是找了个富二代?”

再比如出去旅游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,就开始有人说:“呦,出去玩啦,可真悠闲。住的酒店这么好,炫富呢呗?有什么好发的,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出去玩了啊?”

更可恶的是诋毁:“她啊,被别人包养了。她美因为她整容了。”

买点贵的东西就是被包养了吗?朋友圈发张美美的自拍不是P了就是整容了?

或许别人长得好看点,或许买的东西贵一点,各方面条件高出那么一点点,但要记住,别人的好坏都和你没关系,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,所以别评论,如果不会说话就闭上嘴。

-04
好多人在没搞清楚状况前,就喜欢先入为主,用自己的世俗评判标准去约束他人,并觉得他人理应按照自己的方向去做,于是犯了就一种评价性偏误。

正如《沟通的艺术》一书中指出的:人们评价自己往往比评价别人更为宽容。当别人遭遇不幸时,我们常将问题归咎于对方个人的因素,而自己遭遇不幸时,我们就将问题归咎于外在因素。

别人过得好不好,选择怎样的生活,都是别人的选择,看得惯也好,看不惯也好,也是别人的生活。

总有人说,你得强大啊,强大到忽略别人而已。

但是,别人能不能忽略你的评价是别人的事,而你不评价别人,是你的教养。

没有穿过别人的鞋,就不要评价别人走过的路;没有经历过他的生活,又凭什么妄断他人呢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牧羊犬,也有自己的故事体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,也请拜托,别去远方指着别人的路,让别人糟心不已。

不评价别人的生活,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。

最后修改:2021 年 02 月 06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